
近日,年过古稀的牛群在喜爱他的观众祝福中,度过了自己的74岁生日。他曾挂职副县长的当地百姓,安徽蒙城人民纷纷表示:蒙城人民感激你。
还有蒙城的媒体人专门发文为牛群庆生,评论区不少人对牛群表达了祝福,连连称赞牛群在蒙城供职时的一些成绩,表达对牛县长的感恩之情。
从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那句“领导,冒号”,伸着脖子用力气说出“领导”,然后憋着一口气,尖着嗓子高八度地从喉咙挤出一句“冒号”,夸张而滑稽地借用相声讽刺了官场上的不正之风,简直太形象了。
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牛群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,是响当当的学院派,后因与冯巩搭档表演相声小品而深受观众喜爱,红遍大江南北。
然而,2000年正当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,牛群却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,放弃红火的演员生涯,远赴蒙城做起了副县长。
人们在诸多不解同时,也瞪大了双眼,看看在演艺事业大获成功的牛群,为官能做出什么成绩,是否真如他的名字一样,能在人群里“牛"一把?
上任伊始,牛群就凭借着自己的明星效应,确实带火了蒙城这张文化名片,使该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,一下子跃升为网络点击10万+的网红。
随着知名度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。牛群身体力行,积极带领当地企业走出去,参加全国企业交易会,把本地的龙头企业推出去,获得来自五湖四海的订单满满。
牛群还四处奔走,招商引资,商家看重牛群的名气,纷纷前来投资,牛群带火了当地经济,蒙城人民的钱包鼓起来了,底气足了,蒙城人民真的可以自信满满地“喝牛啤,吹牛皮”了。
如果说为一方土地的地方官,大力发展经济,多少有积累自己政绩之嫌,那么,牛群引资办学,改造校舍,则真真正正地是造福百姓了。
牛群上任后,考察了当地的聋哑学校,发现校舍破旧,人员稀少,整个学校,连一件像样的教学设备都没有,师资纷纷流走,残疾孩子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,饭食更是惨淡。
一开始县里象征性地拨了几万块钱,后来就不再拨款了,学校一天天败落下去,负债7万多元,校舍被鉴定为一二级危房。
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却求而不得,一个个面黄肌瘦还在捧着书本,在四面透风的危房里瑟瑟发抖,牛群当即掉下了眼泪。
牛群在迎接队伍中疼怜地挨个摸摸孩子们的头,拍拍他们的肩膀,决定一定要为这些残疾孩子们做些什么。
牛群召集了领导班子,开会部署,紧急研究,又亲自大力宣传,赢得了企业捐款出资,硬是把一所将倾的危校办成了一所资金充足,软硬件优质的特殊教育品牌校。
多少聋哑孩子在这里接受好的教育,掌握了知识技能,走上了工作岗位,自此人生的命运得以改变。
牛群用亲身实践反驳了自己相声里讽刺的那些官僚: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是那种公款吃喝,拍屁股决策,喜欢溜须拍马的“冒号”,至少自己为当地百姓干了一些实事,做了一些贡献的。
“蒙城人民感激你。”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,更不是一句皮痒肉不痒的口号,而是发自百姓内心的声音。
后来的牛群,深陷贪污、欠债风波,一时间狼狈不堪,县长的生涯也惨淡收场,但是蒙城人民没有忘记他,当地政府和百姓联合维护牛群,最终力证其清白,还了他两袖清风、心系百姓的原貌。
如今的牛群,想重新回归演艺事业,却已经年老体衰,在新人辈出、竞争激烈的娱乐圈,明显过了气;而为官一任,虽然为当地发展做出了不容抹灭的贡献,却也招来非议,任满无法再续前程。
据网传,如今的牛群晚景凄凉,2007年还和妻子离了婚,只能靠着走穴维持营生,可谓让人唏嘘。
但是从网上铺天盖地对他人品德行的赞美,特别是那一句“蒙城人民感激你”,却足以洗刷掉一切屈辱和不甘,温暖了心寒。
想起牛群曾经说过的话;“当官是最简单的,只要心里想的是老百姓,当官又是最难的,因为时时刻刻需要心里想着老百姓。”
现在看来,这成了他走马政界的写照,毕竟,当一个演员,是为了拿出好作品,服务老百姓;当一个好官,也是为了鞠躬尽瘁,服务老百姓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牛群既是一个好演员,又是一个好官,从艺为官,说到底都是为人,而评判功过是非,跨过尘烟与雾霾,终究是老百姓说了算。
